疫情当下,会展业为配合疫情防控而被动按下了暂停键,面对疫情对行业的冲击,“线上展会”成为了目前的热议话题。为此,成都市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协会于2020年4月23日下午在世纪城举行了“线上会展发展趋势”主题研讨会。
会上,11家组展企业和特邀嘉宾们一起围绕“线上会展的指标”、“展会线上IP的打造”、“线上会展的模式和营利模式”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途加会展总经理武超进行了《关于线上会展发展模式的思考》的主题分享,从会展演变、线上展会、电商直播×展会、直播时代、专业MCN、厂商直播等方面进行分析,根据目前出现的五种线上会展模式(电子会刊模式、培训讲座模式、B2B电商模式、电视购物模式、广交会模式),提出了“直播电商赋能展会”的合作理念。
他强调,线上会展不是颠覆传统会展,而是对传统会展的线上补充。希望与组展方一起通过直播电商,为展商提供四大方面的赋能。一是线上IP打造,通过直播矩阵树立、维护、提升公司形象,提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;二是提供新渠道,KOL资源,除了维护现有渠道商之外,也可以借此获得更多的分销商资源,扩大和更新自身销售渠道;三是全网产品分发,用视觉手段像媒体推荐新产品和服务,获取市场反馈;四是精准获取目标客户,通过直播电商,短期内获得与目标客户的直接沟通,快速达成交易。
新东方展览总经理蒋丹谈到疫情促使企业加快线上会展运用,应从普通的组展商转变为智慧的综合运营商。目前大家在疫情期间被动线上会展,从线下到线上,基本场景的打造,如电子会刊,用互联网技术和产品来做线上会展。他谈到四点,一是对国内国外互联网产品概念模糊;二是结构性趋势发生变化,需要突破与转型;三是展馆功能转型;四是IES智慧会展平台,以云会展信息化服务综合解决方案、云会展创新线上营销生态链、云会展双线创新应用场景为核心,聚焦“互联网+会展”的创新商业模式,以新型信息技术为驱动,培育线上线下交互的智慧会展新经济业态,推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加速转型。在疫情期间应采取“游击队打法”,哪一类更适合就做哪一类,要不断的去探索和实验。
成都市博览局马泽林副局长对组展企业们表达了关切,目前线下会展暂停的状态下,希望组展企业们能通过线上突围,确保企业生存、做好稳岗;同时希望协会从三个“有利于”(有利于“带电”操作、有利于企业生存、有利于行业发展。)出发,协助博览局拟出线上会展的支持标准。
协会左霖会长以“线上会展模式和营利模式”为话题,就目前存在的线上展会(或者说线上平台)归纳出三种模式与大家分享。一类是线下展会+线上赋能平台结合模式,此类线上平台更多的是作为辅助工具为参展商观众服务,平台本身不盈利;第二类是本身已是客户流量巨大的线上媒体平台,如汽车之家,12306等,其打造的线上展会独立具有盈利能力,而且有的也开始和已有的线下展会联合发展,如汽车之家将与北京国际车展合作;第三类应该是希望能借助已有的规模线下展会的基础流量,逐步将线上附能平台发展为线上展会,即以能够导入基础流量和第三方流量;实现产品动态展示(不特指三维动画),实现供需交流洽谈,实现线上交易链接从而实现平台广告位、展示位等独立营利模式的线上展会,才是真正双线展会。从智慧展馆方面,首先要解决好无线网络带宽畅通问题,才能更好的为未来智能化的展会服务。对于线上会展的评定支持标准,因为现阶段大家都处于摸索阶段,不应制定过细生硬的评定指标,只要组展企业在在线会展平台方面有所行动,建立了视频、直播或其他形式的线上展示平台,都应该给予扶持。
四川博览经济副总张强谈到,茶博会目前在筹备线上会展,“线上茶博会”自4月18日启动展商入驻以来,短短几天浏览量达到40多万。线上线下同时做推广,预计6月后开展。从参展商、观众需求来看,线上展会也很难解决线下问题。
言吾科技总经理老六就“关于线上会展模式(线上IP)的思考”进行了分享,目前公司拥有大量演职人员资源,整合大概15-20W人,这些人有一个痛点是可以带货却找不到合适的产品商。除去这些还与132所艺校合作,可用潜在资源5-6W人。如今所有平台,以淘宝为主,即将会全国落地5W家移动直播间,实现真正的全民营销。包括他自己公司,每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IP。而重点是建立底部流量的KOL,从而扩大市场基数。激活私域流量属性,让主办方赋能toB供应商搭建线上新渠道,进行实时线上新渠道销售以及线下产品多功能。以少量资金的前期线上运营加销售分成为主,不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请人。会展可以结合直播节的直播带货,线上给予,会展主办方把握品质及产品,增加粘性,直播商品展示和短视频投放,线上线下双施行。大家本身就自带流量池,但需要做好流量池种类分配达到垂直赋能效果。
在谈到行业现状问题时,组展企业代表们也纷纷表达了目前不能开展、没有收入、企业都在艰难维持,还面临降薪裁员等困难,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何时能复展,无法做出更好的应对,希望政府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基础上,在可控范围内尽快逐步恢复我市办展办会。一方面行业已取得的发展成果不会流失;另一方面也能发挥1:9的带动效益,助力实体经济复苏。